克俭节用,实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败德之本。俭者,约也,朴也,道祖立言,持而保之。奢者,张也,侈也,侈靡放纵,张大也。欲求其道者,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
太上立教,广开弘道之门;广演宏敷,茂阐玄元之化。道者,朴也,虽常无名,天下莫能臣也。经以载道,宏利群生。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是故,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太上道祖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道德经》第九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二章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道德经》第十九章
少则多,多则惑——《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