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在线 养生 “黄元吉《道家秘传真诀》(二) 收敛目光养精神”如果你喜欢请转发给你的朋友吧!
三、戒贪看外光
原文
收敛目光养精神
吾常言下手兴功莫如人之眼目,盖目者神之光也。学者每每好贪外光显示于双眸之前,以为金光焕发即修真之效验。岂知天道贵收而不贵发,人道又何独不然。古人云:“太阳流珠,常欲去人,逆而纳之则金华内蕴矣!”苟不知逆而喜顺,常将神光发越在外,驰于视听言动之妄、贪嗔痴爱之非,日殒日销,即欲长有此身犹且不能,而况身外有身乎?惟有垂帘塞兑,常将我一点灵光收入虚无窟里,不出不入,无虑无思,久之金光养足,自可化为阳种而为我身主宰,且充满于虚空上下,岂特一灵炯炯洞见如来已哉!但恐太阳流珠有欲去人之意,而我即随其流而逐之,则元神日梏,元气无存,生机遂绝矣!此件功法浑无难事,只须稍有意思将目光收敛之足矣!
注释
好贪看外光于双眸之前,此亦为学入之通病。殊不知越贪看此光,欣赏此光,则此光越向外发越,去人越远,所谓“太阳流珠常欲去人”,于是我之元神元气日益耗损,功后不是两眼神光焕发,视物清晰,而反感两眼昏花,视物模糊,弊端立见,受害非浅。因此,行功时必须戒贪看外光。我所以发现此光,乃瞥地回光所见,决非有意久久注视。两眼神光之用大矣,但如不知经常收敛之内蕴之,则有用反变为有害。法惟回光返照,垂帘塞兑将此光收入虚无窟里。虚无窟指下丹田。此即“逆而纳之”养光之法。
面对异景心安然
四、不惑于异景
原文
近观生等功夫到此,将有异状显露。吾今道破,凡有异彩奇香,或见于目,或闻于鼻,或来于耳,总不要理他。抑或心花偶发,能知过去未来、一切吉凶祝福,总要收摄元神座镇中庭。虽偶而发露天然一念现前,不待思索而能知休咎,亦是识神用事,切不可生一喜心。喜心一生,即不入于魔道,亦恐自恃聪明反为外事纷弛,而修炼从此止步矣!此为近时要紧之务。切不可羡慕景象,自堕魔道,妄论休咎。此皆自家气习所致,非元神元气,不可信也。
注释
此为古来练功者之戒律。功中所现各种异常景象无奇不有,五花八门,我均须不闻不问,保持虚无忘我境界,对异景无喜无爱,无动于哀,继续按练功程序进行练功,则功夫自能往深处发展。否则,必着于魔道,功夫亦从此止步。
试举例言之,学者练功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出现不稳定的遥视功能,偶而能看到隔室事物;或不知来自何处的山水人物景象;住近城市或靠近边境的还能看到来自空中或别人电视机上的各种彩色图像,如果练功者为此种极不稳定、不知来自何处的图像所惑,私心窃喜自己有了一点遥视功能,遂彻夜不眠而刻意追求,胡思乱想,势必厌倦内功实质的修炼,并消耗大量的元神元气,从而变得脸色暗淡憔悴,甚至旧病复发,修炼亦从此止步,岂不可戒?!
提示: 更多内容请点击道家养生 > 养生 > ,如果你还想了解 元神 元气 收敛 虚无 练功 的信息请登录论坛交流吧 !
19
星期五 08/2022
7*24H 道教快讯
金秋助学,浓浓真情暖人心;扶志助飞,鲲鹏展翅同风起。 2022年..
图像,是人类创作的最古老的文化符号表现形式之一,其形成历史远远早于文字..
浦东道教文化研究所在上海钦赐仰殿道观召开“当代道教研究”丛书第3辑《道..
2022年8月14日,陕西省榆林市关公文化研究会,在会长郭秉兴、党支部书记高..
2022年8月11日至12日,山西省道教协会第三次代表会议在太原召开。来自全省..
2022年8月7日,浦东道教文化研究所在上海钦赐仰殿道观召开“当代道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