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经》与七部道书体制
伍成泉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南长沙410081)
《正一经》是纂辑于南北朝时期的 ,精思西山,太上亲降,汉安元年五月一日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其年七月七日又授《正一盟威妙经》三业六通之诀,重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按《正一经治化品(目)[墨]录》云:‘《正目》:经九百三十卷,符图七十卷,合千卷,付天师。’《正一》百卷即在其内。后会教重,自当具显。"……谨按《正一经图科戒品》云:"《太清经》辅洞神部,金丹以下仙业;《太平经》辅洞玄部,甲乙十部以下真业;《太玄经》辅洞真部,五千文以下圣业;《正一法文》总道德,崇三洞,遍陈三乘。"……
材料(1)引《盟威经》解释"正一"和"法文",最后又说"故曰《正一法文》也",整段文字都是讲《正一法文》,而这段文字是继《太清经》、《太平经》、《太玄经》之后介绍《正一经》的,《正一法文》处于与《太清经》、《太平经》、《太玄经》并列的关系,说明《正一法文》与《正一经》二者是重迭的。
材料(2)也是一样,它在原文中也是处于"四辅"之一,是继"太清"、"太平"和"太玄"之后讲"正一"的,但我们仔细一看,无论是卷数、主旨还是源流等讲的也是《正一法文》。最后《正一经图科戒品》说:"《太清经》辅洞神部,金丹以下仙业;《太平经》辅洞玄部,甲乙十部以下真业;《太玄经》辅洞真部,五千文以下圣业;《正一法文》总道德,崇三洞,遍陈三乘。"更是明确将《正一法文》与《太清经》、《太平经》、《太玄经》并列,使我们不能不怀疑《正一经》其实就是《正一法文》。
再从材料(2)看,《正一经》和《孟法师录》都称"《正一法文》一百卷。" 文中又说:"按《正一经治化品(目)[墨]录》云:‘《正目》:经九百三十卷,符图七十卷,合千卷,付天师。’《正一》百卷即在其内。"则此《正一》百卷就是指的《正一法文》一百卷,《正一》即《正一法文》的简称。
有人会问:材料(2)中有:"《正一经》云:《正一法文》一百卷"一句,表明《正一经》和《正一法文》不是一回事。那该如何解释?
笔者的回答是:那只是它义例不谨严、行文用简称而已,如文中孟法师《玉纬七部经书目》,有时简称《玉纬》,有时又称《孟法师录》。再如材料(2)中有 "《正一经图科戒品》"这一名称,而《道教义枢》卷二之《七部义第六》却作"《正一法文经图科戒品》",笔者认为《正一经图科戒品》本即是《正一法文经图科戒品》,为《正一法文》之一帙;材料(2)中又有"《正一经治化品(目)[墨]录》"这一名称,依上类推,则《正一经治化品》该作《正一法文经治化品》,也是《正一法文》之一帙。材料(2)中称《正一法文》"凡为十帙",大概十帙就是十品,现存明《道藏》中有《正一法文经章官品》、《正一法文经护国醮海品》等,可能和《正一经图科戒品》、《正一经治化品》一样都属于原来十帙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