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涛道长自1986年主持嗣汉天师府工作以来,在党的宗教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宗教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海内外道教界同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他带领全山道职员工,齐心协力、锐意进取,使龙虎山道教在宫观建设、文化保护、对外交往、教务管理、道教文化弘传等方面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一、基建工作常抓不懈,宫观建设取得更大成绩。经过多年的努力,曾经衰败的天师府现在已经焕然一新,天师府已恢复历史上最鼎盛时期的建筑格局并有所发展。近年来,他又不辞辛劳、多方奔走,努力为龙虎山道教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2009年大上清宫、正一观、兜率宫等宫观逐渐落实宗教政策;2013年筹资4500余万元兴建龙虎山道教学院,目前教学大楼一组建筑已经完工,正在筹划兴建学生宿舍楼和斋堂,为正式办学打好基础;2016年,预计投资达6000余万元的正一观扩建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同时大上清宫保护性重修计划也正在逐渐展开。通过多年的努力,2013年,以三省堂、宫保第、私第门等为主体的"龙虎山古建筑群"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积极举办大型宗教活动,弘扬道教正能量。2014年11月24-26日,在张金涛会长的积极奔走与多方争取之下,在地方党政部门领导的支持下,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国际道教论坛作为国际性道教盛会和重要平台在龙虎山举行,对于展示和彰显祖庭良好形象、提高龙虎山知名度、打造道教文化品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5年9月18-22日,在张金涛会长的积极谋划下,他带领全山道职员工,成功举办了乙未年对台千人授箓大法会系列活动,来自宝岛台湾的近千名箓生奏受职箓,获颁神职。整个活动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嘉宾海汇,道侣云集,取得很大成功。
2013年,他独具远见卓识,恢复举办了张天师庙会,至今已经举办三届,每次活动均内容丰富多样,信众人山人海,秩序井然有序,取得圆满成功。当前正在紧张筹办2016年第四届张天师庙会,这一活动也将持续举办下去。同时,对海内外的道教正一派弟子举办的授箓法会,也进一步常态化和规范化,2016年还将举办国内正一派弟子升授箓法会。
三、增进对外交往,积极扩大龙虎山道教影响。他一直致力于炼好内功,外结道缘,广泛参与海外道教的活动,尤其是近几年来,外出活动高频率的进行,活动内容层次多,涵盖面广,取得了较丰富的经验和有目共睹的成绩,深得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与社会各界的好评。他率团出访海外100余次,并分别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设立天师府联络处。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举办十余次传度活动,传度弟子近万人。参与组织举办了八届"海峡两岸道教文化论坛"。他坚持不懈地付出,宣传优秀传统道教文化,密切海内外道教界的交流,将海外道门弟子的心与天师祖庭凝聚在一起。
四、重视道教研究工作,积极弘扬道教文化。多年以来,他持续重视道教研究工作。近年来,以历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主编出版了《历代张天师评传》、《张天师史话》、《嗣汉天师府志》、《<老子想尔注>导读与注释》、《图说道德经》、《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普及读本》等道教文化专著。积极撰写和发表了十余篇弘道文章,并提交论文出席了多场道教文化研讨会。2013年,还与中国文化书院联合举办了六期"龙吟虎啸、文化道教、名师讲堂"系列活动,邀请了王守常、张信钢等十余位文化界知名学者前来授课,这些活动的开展,必将有力地提升了龙虎山道教的文化品位,为传播中国优秀文化谱写出新的篇章。他还高度重视网络新媒体对道教文化的宣传弘扬作用,招收专业人员,成立专门机构,认真办好龙虎山道教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为弘扬龙虎山道教文化开辟了新的宣传阵地。
五、积极回报社会,践行道教公益事业。他认为宗教慈善是社会慈善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彰显了道教"济世利人、齐同慈爱"的社会关怀。历年来,他一直努力带领龙虎山道协投身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累计用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达一千八百余万元。为更好地响应国家宗教局的号召,积极推动慈善公益事业,发挥道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作用,"天师慈爱功德会"和"慈善基金会"也正在积极筹备当中。
他坚信,只要继续高举"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旗帜,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弘教责任感和发展危机感,再接再厉、凝聚心力、乘势而上、开拓进取,一定能再创龙虎山道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