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高道李宗廉坐化升仙---田诚阳 殷诚安 王诚法

来源:  |  时间:2013-11-17 17:21:06
李宗廉道长驾鹤西去,让人痛心不已。再看到三位道长的祭文,一时感慨良多。师徒之间浓浓的情谊洋溢在字里行间,令后学感动不已。遂转载于此,以作纪念。

恩师李宗廉真人小传

殷诚安

恩师姓李,名宗廉,道号秉洁子。1915年12月1日(农历乙卯年10月25日)生于山东省即墨县李氏旺族之宅。受家学影响,师少时习儒,兼读老、庄之书。时值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师感时艰,乃从族师习武强身。师膂力过人,能单臂举二百斤重石锁。年二十许,随乡民闯关东谋生。"9•18"事变后,日寇占据鞍山,师与乡人沦为日寇劳工。因不受日寇虐待欺凌,独自奋起反抗,以镐把为武器,将日寇监工及士兵击倒后逃出矿山,匿于山野之间,日寇搜山未获。师乃潜至辽宁本溪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悲民族之难,怀故国之情,礼拜李理田道长为师,以继民族教统。当时李师爷悯其早年订亲,嘱其回乡,先尽人伦,再思入道。师遂返齐地,得一子后,即回首北上,正式皈依道门,得李理田师爷传授仙宗修炼之法。

数载后,随李师爷参访 ,闭幕之后,专程前往崂山,拜望师父。他忽然问我多大岁数了,在我在回答之后,他欣喜地说:"这个岁数,气色养习得不离。"赞赏我在西班牙取得的成就,连称祖上有德。并问我还去不去西班牙了,说崂山是个避暑的好地方,要我过完夏天再走。当时看到崂山由于重建的关系,他所住的房间是西房,光线阴暗又受到积水,甚为潮湿,而且卫生间还在院内,本来诚法师弟说庙里准备给他改修一下;但是当李监院带我参加全庙新建筑时,看到新建的五个小院子,其中有两个本是给两位老师父住的,因为意见不一致所以没有决定,于是我向李监院建议应当落实此事,因为那是北屋,而且卧室、厨房和客厅都在一起,尤其卫生间在室内,对于老人生活较为方便,现在全国道教界的老神仙越来越少了,应当让他们老有所养。第三天早上我本来预计就要南行,可是诚法师弟告诉我,师父知道我要离开了,就不吃饭了,当时虽然在国内时间紧张,但我只好决定推迟一天再走。翌日我已决定要动身了,早饭后想陪师父说会话,师父很沉默,一直闭着眼睛控制感情。我告诉他八九月份,再从西班牙回来看他。当我走到徐州机场,接到诚法师弟短信,说是庙里决定要给师父搬房子了,我的心事才算放下。回到西班牙之后,我对师父的身体,仍然还有担心,于是数次撰写电子邮件,通过在京的弟子,转达诚法师弟,嘱托师父的有关健康护理和营养保障等项。

去年下半年,我再次回国,为了倡建欧洲道教大型丛林清静宫等事宜,同时决定回到崂山和恩师一起过年。孙诚真师弟对我说,当时提前通知师父的时候,师父说:"他(指我)心里有数啊。"意思是我已经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2008年2月2日,我带弟子信泽到达崂山,见面时我看到师父的眼眶内,沁出了泪花。师父与我谈了不少,称赞我在国外的成就,谈他自己修炼的历程,以及身后的事情等。此后我又专门去青岛市里,为他购置很多品种的营养食品,试图延长他的寿命,但是师父进食甚少,只是白天夜晚,坚持做功,从不少辍。

2月6日除夕夜,按规定子时11点钟全体道众开始诵经。师父说他要参加上殿,当时我们都很担心,因为雪后天气非常寒冷,恐怕老人难以抵抗。但是师父已经准备好了法衣,而且10点钟开始着衣,诚法师弟说走到诵经的混元殿,按照师父的身体情况,就得1个小时的功夫。我们拗不过他老人家,当时没有口罩,我给他围了一个新毛巾,叮嘱诚法只让他到达大殿朝真之后,就赶紧返回。出门之后,甚为艰难,因为天气甚寒,师父走路多了气喘,就得歇一下。出了西花园,信泽要背他前往,但他很不习惯,坚持要自己走上去。到了陡峭的石梯前面,师父看了一下,终于说:"我去不了了,回去吧",这时我们才松了一口气,慢慢送他回屋。虽然没有走上去,但是也在室外也走了很远的路。老人的虔诚信仰与坚强毅力,的确令人折服。于是回到屋内,进行上香朝拜。12点多钟,大家下殿之后,李监院领着全体道众,来给师父顶礼拜年,并说:"这里一屋子都是神仙。"此后四面八方,前来拜年的信众,就一直川流不息的来了,甚至远在西藏的两位喇嘛,也前来给师父献上哈达。

师父的修行事迹,在当今道教界,可谓凤毛麟角,我们为拜此道高德重的师父而自豪。同时他的修炼成就,也是勉励后人正务参修的一座丰碑。

94岁高龄李宗廉,面如童颜,红光满面

 

编辑:
推荐看点
0 条评论

热门评论